墙贴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墙贴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内蒙古阿拉善盟史前考古调查的新发现_[#第一枪]

发布时间:2021-06-07 18:40:48 阅读: 来源:墙贴厂家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以下简称阿盟)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地级市,面积27万平方公里。下辖阿拉善左旗(以下简称阿左旗)、阿拉善右旗(以下简称阿右旗)和额济纳旗(以下简称额旗)。这一区域地广人稀,自然环境较差,境内分布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阿盟史前文化的分布、内涵和文化面貌,2011年7月中旬,阿盟博物馆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全盟境内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田野考古调查。此次调查是在当地“三普”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有一系列新的发现,为阿盟史前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并有望进一步填补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史前文化的某些空白。

一、阿左旗的史前遗存

此次调查先从阿左旗开始。首先对旗内以往发现的史前遗址点进行了复查并进行GPS定位。通过调查,在阿左旗境内确认了鹿圈山、头道沙子、苏宏图第1-4地点等6个遗址点。其中,位于阿左旗西南0.5公里的鹿圈山遗址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基建取土时发现。当时在一座灰坑内出土了一批齐家文化的陶器,现藏阿盟博物馆。此次复查时,由于近些年来的工程建设,遗址原有的地貌景观已遭到破坏,最初发现的具体地点亦难以确认。但在遗址点附近的地表还是采集到一件残断的单孔石刀。

头道沙子遗址位于阿左旗巴彦浩特镇西北约7.5公里。该址发现于1999年,2002~2003年,阿盟博物馆先后组织了三次调查,采集到大量的石器和陶器标本。该址位于腾格里沙漠东边缘,因为距离巴彦浩特镇最近而得名。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准确地找到了遗址点并确定了地理方位和坐标,再次采集到一批标本。根据地表遗物的分布,遗址的范围遍及头道沙子南北长约2公里、宽约0.5公里的广大区域。地表遗物大多分布在沙丘与沙丘之间的低洼处,而且在遗物散落的地表往往可见一层被风沙侵蚀成粉状的黑色炭屑。采集的陶片多为夹砂质地,以夹细砂者居多,次为加粗砂陶;陶色以红陶或红褐陶为主,灰陶或灰褐色陶次之,亦有极少的黑陶;器表纹样比较复杂,有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刻划纹等,其中,长条压印纹和三角刻划纹为较有地方特色的纹样。采集石器主要为打制石片和石核,较少见到二次加工制作的工具。此外,还采集到一些石磨盘和石磨棒残件。已有学者对该址采集的标本进行过初步的研究。

苏宏图遗址位于阿左旗以北约360公里的乌力吉苏木,该址初发现于2004年,并作了系统的调查。此次复查时对该址的地理坐标进行了精确定位。该址面积很大,包括众多相距较近遗物分布点。此次调查时,我们根据遗物发现的先后顺序重新进行了编号(1-4地点)。其中,第1、第2地点分布在苏宏图以东3~4公里的山前坡地和冲积滩地上,两个地点相距约1公里,采集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不见陶片。第3、第4地点位于苏宏图西北约10公里的一片戈壁滩上,由此向北约500米为一片沙地。其中,第4地点除发现有石核、石片及石叶等遗物外,还发现保存较好的陶鬲、圜底罐及陶钵等遗物或残件。目前,这批采集的遗物正在进行整理。

二、阿右旗的史前遗存

阿右旗以往发现的史前遗存很少。目前所知的几处遗址点均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腹地。由于此次调查正值酷暑,深入沙漠腹地进行考古调查的条件尚不成熟。在阿右旗文管所业务人员陪同下,我们观摩了近年来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考古调查采集的文物标本。根据这些标本可知,有些遗址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共存有陶片和细石器。石器类有石核、石片及间接打击剥制的长石叶等。陶片普遍夹砂,多为红陶或红褐陶,器表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或篦划纹。也有少量的彩陶,花纹多为平行条带、网格等组成的几何纹,与甘肃河西走廊的马厂文化彩陶风格比较接近。器类有带耳罐、陶鬲、纺轮等。

阿右旗以往的考古调查因为当地自然条件恶劣,加之人力物力匮乏而不是很系统。近年来,随着系统调查的展开,有越来越多的史前遗址点被发现,这将对该区域的史前考古学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

三、额旗境内的史前遗存

额旗境内以往曾发现有细石器遗存,但发现陶器的地点却很少。此次我们调查发现一处面积较大的史前遗址—巴彦陶来遗址。该遗址位于达来呼布镇以东约25公里的沙漠深处,海拔约915米。遗址四周被高大的沙丘包围。由于长期遭受风沙侵蚀,遗址所在范围的地表很少有沙生植物生长,保存状况也较差。根据地表暴露的遗物,推算遗址的范围为南北长250米,东西宽80米,总面积在2万平方米左右。遗物分布在一长条状地带上,文化内涵非常丰富。采集到的石器分打制和磨制两类。打制石器包括有石核、石片及加工精致的三角形石镞等。磨制石器有石磨盘、石磨棒、穿孔石刀、石斧等。其中,穿孔石刀多为残件,穿孔位于器身中部,对钻,有单孔亦有双孔。陶器类遗存丰富,由于风沙剥蚀较严重,陶片较破碎,未见完整器。采集的标本大多为夹细砂红陶,次为夹粗砂灰陶,以平底器为主。可辨器类有双耳罐、单耳罐、喇叭口罐、高领罐等。素面陶较多,部分饰绳纹、附加堆纹和刻划纹。亦有较多彩陶,大多在器表绘黑彩,部分绘内彩。花纹以平行几何条带纹为主,由于长年风沙侵蚀,彩陶花纹大多被剥蚀,漫漶不清。此外,在地表还散落有不少动物骨骼。经目测,多为羊或猪一类家畜。经初步观察,该址遗物的文化特征与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西部的四坝文化颇多相似,但具体内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这些新的考古发现对于进一步推动并深化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史前文化的研究有积极的作用。

X射线透视摄影附加装置批发

高频焊翅片管货源

超声波物位计价格